医学影像技术作为现代医学技术的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积极探索医理工融合、资源共建和价值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五术”医学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医学影像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将医学、理工、艺术等学科教育理念融入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中,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精湛的影像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院构建了以医学影像技术为核心,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医理工交叉学科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院与多家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医企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医学影像技术和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院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中心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开放性实验学习环境。同时,与重庆医科大学、周边科研机构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课赛研创”协同学科交叉创新,学院依托实践教学资源,以课程为核心、以大赛为抓手、以科研为突破、以校医企协同育人为推手,形成虚实结合的交叉课程激发创新、创新融入赛事、赛事带动科研、科研促进双创的“课赛研创”协同育人新路径。
通过打造特色专创融合课程、高阶课程和创新实验项目,将科研创新创业元素与专业无缝衔接,培养医学知识体系化、临床实践能力强、创新思维能力足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学院以构建思政元素素材库和案例库为依托,将“双德”精神渗透专业课理论教学;建立以“红色文化三下乡”为代表的社会责任教育系列实践项目,将“双德”精神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以红色精神驱动为内引,以专业实践课程考核为外引,构建课程思政“金课堂”,提升学生专业人文素养的外在执行力。
医学影像学院以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建立“红影”党建工作室、团建工作室德育平台,打造“学影、心影、趣影、创影”智育平台、“超影”体育平台、“悦影”美育平台和“星影”劳育平台,全方位培养道、仁、学、技、艺“五术”皆备的医学人才。
近五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人数100余人次,获得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个人一、二、三等奖20余人次,四川省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一、三等奖各1项、单项奖6人次,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奖项10余项,参与发表论文、科研课题10余人次。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领域涵盖医疗、科研、教育等多个方面。
同时,川北医学院2023—2024年在全国100所开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高校排名第8名,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排名第19名(B+)。学院在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川北医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图文由川北医学院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