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缺的不是故事,是讲故事的能力!”在云南省绿春县融媒体中心会议室,当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纪检委员黎一达抛出这句话时,台下几十双眼睛骤然一亮。
7月21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联动绿春县融媒体中心,开展了一场“以问题为导向,以启发为根本”的特色支部共建活动,为边疆县城宣传工作注入新活力。
实践团出发前,黎一达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针对性研判,“党建聚合力·融媒新动能”的实用讲座有备而来。他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绿春实际需求,围绕“如何让好故事飞出大山”这一命题,给出建立“冲浪窗口”思维的建议,让绿春故事搭上时代快车;提出策划系列报道《小红米的成长记》,把绿春特产红米与孩子们的教育发展作融合,吸引全国观众来品味民族文化滋味;拍摄短视频《让边疆“村村响”走出大山》,透过纯真而质朴的画面,让大山之外的观众也能听见绿春故事,看见边疆美好……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李俊欣则以《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的乡村符号传播》为题,分析了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动漫短片《遗骸》的破圈逻辑,并抛出“地方芭蕾”“文化数字化”“跨媒介叙事”等新概念。在他看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蕴含的丰富文化符号,需要用数字化手段去重新演绎,建议借助游戏、动画、短视频等青年喜闻乐见的载体,将原本偏居一隅的乡土故事舞出优美的“芭蕾”——既保持本土特色,又获得更广阔的传播舞台。
原本单向输出的“讲座式赋能”,演变为贴地气的“问题导向式共创”。绿春县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纷纷发问:“我们一线采编人手紧张,日常宣传任务重,如何兼顾深度报道?”“哈尼族群众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怎么把党的政策和当地故事用各族群众都听得懂的方式讲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绿春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邱自松列出了边疆县级融媒体的共性困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域融媒体中心相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大,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和现有人员能力水平不够制约了发展”。他表示,通过支部共建和校地协作,加快形成高校师生团队与绿春新闻工作者长期交流、帮扶共进的机制是新的发展契机,需打造“长短结合、学习培训和工作实践相补充”的融媒体帮扶品牌。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认为,新闻学界与媒体业界的无缝对接,高校思政与边疆发展的同频共振,有着充分的舞台和无限的实践。这不仅可以为边疆融媒体注入新动能,也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祖国、讲好中国故事的火热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
据了解,2024年7月26日,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与绿春县融媒体中心党支部签订支部结对共建协议,明确提出将以高校党建引领和专业优势赋能边疆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帮助改善融媒体中心软硬件条件,提升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媒体新闻宣传创新”等专题培训;互派挂职实践,校地协同搭建人才培养和业务提升新平台等举措,以提高绿春县的对外传播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行进边关的思政课”社会实践团将深入边疆一线采访调研,围绕新闻采写、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主题展开实战演练,在服务基层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在真实语境中锤炼专业本领和思想品格。(晏红霞、黄楚宸、钱宇阳)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