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第七届中国—欧盟电影节“Meet China”国际传播单元完成作品遴选,近千件应征作品经初审、复审后,36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包括纪录片《守护自然:运城盐湖》。
该片由陈国栋任总监制、孙浩任总策划兼解说员、杨再清任总出品人、朱梦棣任编剧兼导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等单位报送的作品共同入围。这些作品聚焦时代变迁、文化传承等主题,展现了中国影像创作者的多元国际表达。
作为中欧高级别人文对话机制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中国—欧盟电影节自2015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影像为桥梁、以文化为纽带促进文明对话,向世界展现中国历史文脉的厚重传承及当代社会的创新图景。本届电影节通过“线下+线上”立体模式,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运城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古称河东盐池,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其中盐分含量最高可达32%,大约是海水的8倍,类似中东的死海,被称为“中国死海”。
“一池河东盐,半部华夏史。”作为拥有4600多年食盐开采史的内陆盐湖,运城盐湖曾是封建王朝财税命脉,形成于这里的“垦畦浇晒法”制盐技术更被称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开发,这里也曾造成生态退化。近年来,运城市践行“退盐还湖”“生态优先”理念,治理污染,修护湿地,使盐湖重现生态活力。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众多鸟类栖息地,记录到鸟类超两百种,包括天鹅、火烈鸟等珍稀物种,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标杆。
纪录片《守护自然:运城盐湖》以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视角,从上古传说到历史遗迹,从人文经典到当代美景,讲述了盐湖的“前世今生”。影片串联起涿鹿之战、虞坂古盐道等历史故事,生动展现了盐湖与中华文明的千年羁绊。影片还呈现了“七彩盐湖”的迷人景象,从科技视角深入解析盐湖的“色彩之谜”及新时代盐湖的转型之路。这个转型不仅是生态修复,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为全球内陆盐湖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对大自然敬畏与守护,才是人类对自己最好的尊重与保护,才是未来文明之路的根本……”该片首播后获得了全球观众的关注与好评,被赞为“科学与诗意的完美交融”。片尾,运城本土歌手华峰演唱的原创歌曲《运城》更将影片推向高潮,让世界通过这部作品,读懂中国的生态守护与文明传承。
据悉,该片由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作家协会,以及中实弘扬(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制作。经过调研采风、立项公示和剧本的精心打磨,纪录片于2024年在运城实地进行开机拍摄。该剧本还曾入围全国第五届科普微电影大赛最佳编剧奖。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