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日,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公布本届入围影片,由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联合开场影业、大开视界影业(厦门)有限公司等拍摄的电影《水东游》成功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新风”展映单元。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证分类的“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即 “国际A类电影节”,也是全球14个“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之一,是中国唯一国际A类电影节。一直以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争做电影行业的标杆。
上海国际电影节始终立足于“亚洲、华语、新人”的办节定位,除了竞赛单元外,还为当代华语地区新锐作品提供更多向国际友人和本土观众展示的机会。“华语新风”单元创立于2018年,致力于推荐华语地区最新完成的电影佳作,发掘新锐导演的更大潜力,本届片单不仅网罗了资深电影人的最新作品,也将入围过柏林、华沙、釜山、平遥等电影节展的年度新人佳作一网打尽,力图展现当代华语电影的创作群像和多元的地理坐标。本单元的入选影片分别是:彭韬导演的首映新作《风过耳》讲述无声胜有声的父子关系;中国台湾新电影运动代表人物陈坤厚的最新导演作品《青铜葵花》;胡兆祥导演以水流隐喻记忆,用影像串起不同时空的《水东游》;新一代藏族导演达杰丁增的诗意首作《月光里的男孩》;瞿尤嘉导演解剖青春期灼痛与觉醒的《开始的枪》;黄绮玲导演携手张艾嘉与钟镇涛讲述家庭生活的《二十四味》;景一导演讲述收集标本的少年阿尔辛之烦恼的《植物学家》;沈涛导演用影像展示中年女性精神困境的《彷徨的女人》。
《水东游》围绕一场由十二年前地震引发的余震而导致火车司机小李和童年产生了某种时空连接展开。在同学聚会后,小李用父亲送他的相机似乎拍到了某个童年时期的伙伴,而过去就如同幽灵般再度回归,纠缠着父亲失踪的秘密,连同一场河边捉迷藏引发意外的记忆也随之唤醒。导演将两个不同时空的叙事串联起主角的当下和过去,以水流隐喻记忆,对个体如何面对过往的创伤,人如何自我和解并成长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诠释和解答。
此前,《水东游》影片曾在后期制作阶段入选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并获得“制作中推荐项目奖 BEST WIP PROJECT”,完片后入围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主竞赛单元。《水东游》由青年导演胡兆祥执导,熊梓淇、赵天爱领衔主演,燕京理工学院联合摄制,传媒学院院长张炜教授担任联合制片人及文学策划;2022级摄影专业梁雨澔同学担任制片。
张炜院长在本片的项目评估、资源统筹、故事和剧本创作中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学院导演、摄影等各专业通过丰富的实践平台和国际交流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成长空间,鼓励他们在真实的电影创作环境中锻炼技能、积累经验。
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在本次《水东游》的摄制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其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此次影片的成功入围是对学院实践教学成果的有力证明。未来,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将继续秉持全球化、创新型的办学理念,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传媒人才,推动中国影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