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游客朱先生一行4人在重庆洪崖洞景区附近游玩时,其侄女遭一红衣女子拉拽拍照,侄女明确拒绝后遭对方恶语相向。朱先生用手机记录现场情况时,遭该女子强行拍打手机并要求删除视频。事后,巡逻民警赶往处置并将双方带至派出所调解,到派出所后该女子仍不依不饶。
7月13日,重庆市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针对该事件发布情况通报,称渝中区文化旅游委高度重视并迅速行动,会同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属地街道等相关单位开展核查处置,后续将依法依规、公平公正予以严肃处理。
近年来,体验式消费和旅游需求愈发旺盛,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穿上一套特定服装在标志性打卡地来几张“人生照片”,成为不少游客攻略清单中的必做项,旅拍服务也由此诞生。
作为文旅市场的重要衍生服务,旅拍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消费、城市形象和文化传播等带来了正面影响。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骚扰营销等行业乱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旅行体验和文旅市场健康发展。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旅拍需求增长的核心动力。河南洛阳的洛邑古城内、北京故宫的城墙下、云南大理的洱海旁......到处可见身着“格格服”“娘娘装”抑或是民族风服饰的游客,为了“出片”不停换姿势、找角度,批量生产“流水线公主”。
数据显示,2024年订购旅游产品的10%女性用户选择了附带旅拍服务的跟团游产品,洱海骑行旅拍、汉服或少数民族服饰体验等格外受欢迎。“拍照打卡”成为春季赏花出游核心需求之一,相关搜索热度同比上涨39%。
有求必有应,近10年,旅拍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显著增长态势。从成立年限来看,超七成旅拍相关企业的成立年限在3年内,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相关企业最多。
一位连锁旅拍店老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全国各个热门旅行地的旅拍运营模式大差不大,行业分工明确,一个妆面外包给一个化妆师多少钱,摄影师多少钱,都基本没底薪,然后老板负责店铺其他支出,关键还是获客成本比较高,营销的费用往往占到大头。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价格拼得越来越凶,获客难度也越来越大。
入行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旅拍市场也逐渐向着满足更加精细化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有些商家主打婚纱旅拍,有些专注于文化体验拍摄,还有些则聚焦男士妆造服务。
现代旅拍不再只提供简单的摄影服务,而是形成了包含服装租赁、化妆造型、拍照摄影、后期制作、相册制作、同城代还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不少旅游热点地区,这一产业链已高度专业化,形成了上下游深度整合的局面,为当地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旅拍市场的火热也给各景区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甚至一些原本不知名的或肉眼观赏价值并不算高的景点,也可能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一张旅拍照片而火出圈。在拍摄过程中,还有不少地区的特色服饰和文化也被更多人知晓,许多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因为旅拍而不断提升。
以国家4A级景区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2024年,女儿城接待游客46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2亿元,其中旅拍产业产值达1.12亿元,商家年收入最高超过400万元。
近几年,因为冬奥会、“小土豆”等热点火起来的冰城哈尔滨,也同样被旅拍注入了强大的经济能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哈尔滨旅拍相关企业19家。2023年末,数字飙升至76家。2024年末,这个数字已经如破土的春笋般跃至264家,旅拍企业数量上升为全国第八。截至今年7月7日,286家旅拍企业在冰城扎根,旅拍企业数量跃居全国第五。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旅拍服务为景区及周边业态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不仅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和客流量,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跟风开店不一定能获得理想收益。此前,“制造流水线公主的旅拍店批量倒闭”等词条就曾登上热搜,淡季商单骤然减少,导致众多店铺盈利能力下降,转店、闭店迎来季节性浪潮。
旅拍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其本质仍是一场商业活动,经济利益是本质。为了在有限的旺季尽可能地揽客赚钱,部分商家开始不择手段,其中不乏同行间的恶性竞争以及销售环节中的恶意欺诈。
不少旅拍店主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除了常规的做妆造、拍摄修图外,他们还要及时清理顾客还回来的衣服,及时更新服饰、配饰等。原本就不算高价的套餐,还要为了引流不断降低利润,为此许多店家都深受其困。
有时,在距离景点还有几百米的地方,揽客的人就端着相机开始寻找“猎物”。景点门口更是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揽客拍照的人甚至比游客还多。更让人头疼的还有对最佳打卡机位的“霸占”,这种对公共资源的无形“垄断”,不仅极大地破坏了消费者的旅游体验,还给景区带来了秩序和安全隐患。
遗憾的是,朱先生一行的遭遇不是旅拍行业第一次出问题了。据媒体报道,7月1日,网友李先生和家人在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时,便遭到了旅拍商家低价虚假宣传、临时加收费用,且后续并未按照承诺精修照片甚至携款“跑路”。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敏涛表示,在李先生的遭遇或类似案件中,商家收钱后失联、返图质量严重缩水,或构成虚假宣传、合同违约,情节严重者甚至涉嫌诈骗。同时,他也提醒消费者,部分不良商家可能注销原公司后重新注册新主体继续经营,以逃避债务。
此外,旅拍行业准入门槛低、服务流程不规范,导致服务质量差异大。许多从业者缺乏专业培训,难以满足消费者期待。由于缺乏标准化规范指引和管理,从预约、拍摄到交付的全流程服务内容,基本都按照商家意愿进行单方面设置,随意性极大,由此产生的交付周期拖延、不按约定时间返图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作为现代文旅市场的重要配套行业,旅拍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不良经营不利于其后续的健康发展,因此,一些地区开始在监管和规范上发力。
例如,去年9月,泉州大开元寺发布了《关于在泉州大开元寺内开展商业性拍摄登记的公告》和《商业性拍摄“十禁止”规范公约》;近日延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创新推出旅拍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敦煌市月牙泉镇执法人员逐户细致核查旅拍商家营业执照等资质,重点排查超范围经营、证照过期等问题,为商家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台账。
未来,消费习惯和理念的转变还将继续赋能文旅产业发展。能否做好“杂草清理”工作,不仅涉及旅拍行业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各旅游目的地经济市场能否可持续发展。(实习生薛丽莹对本文亦有贡献)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