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利用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年人,成功潜入四户居民住宅,共窃取价值超过十万元的财物。接获居民报警后,上海闵行警方迅速行动,于次日在外地将犯罪嫌疑人通某逮捕,并悉数追回被盗物品。据悉,这种硅胶面具常用于影视或戏剧化妆,其高度仿真性正逐渐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新手段。
近期,硅胶人脸面具在网络平台上的销售情况引起了关注。尽管部分关键词被屏蔽,但通过变换搜索词仍能发现许多商家出售此类产品,诸如全脸硅胶头套、仿真人皮面具等,价格范围广泛,从几元至数万元不等。商家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有的甚至声称能高度还原名人面部特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定制服务也成为一大卖点,可根据顾客需求制作高度仿真面具,整个过程需约一个月,费用依据面具的复杂程度决定。尽管定制过程中,部分商家表示无需顾客提供个人信息,但在评价区域,可见关于这些面具能否骗过人脸识别系统的讨论,甚至有报告称成功用于上班打卡。
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硅胶面具作为人脸识别信息的实体载体,不仅仿真度高,还可能模仿生物特征,从而在逃避监控识别和冒用他人身份方面带来多重法律风险。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指出,商家销售此类面具可能触碰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的边缘,特别是当其涉及到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等问题时。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炯强调,应对人脸面具的生产与销售实施适度监管,特别是在高度逼真产品的流通上应更加严格,建议在销售时进行身份验证和用途审查,并对特定产品实施公安部门备案,以防止其被滥用作非法用途。
总结而言,硅胶人脸面具的流行引发了对隐私保护、法律风险及监管需求的深入讨论,强调在保障合法需求的同时,必须有效遏制其潜在的违法用途。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