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 ESC慢性冠脉综合征管理指南》中,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冠脉病变,特别是左主干、真分叉和长病变,建议采用腔内影像学进行冠状动脉内成像引导PCI。这一更新意味着血管腔内影像技术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国内外临床术者广泛认可,预示着介入影像学技术正在迈入新时代。
2024年10月23日,在北京大兴龙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ICCD 2024植介入医疗科技大会上,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事业群高级研发技术经理刘辉全面解读并规划国产多模腔内影像的未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是PCI手术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可显著提高接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两种影像学技术各有不足,OCT虽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以及观察血管壁结构,但成像深度有限,且易受红细胞散射干扰;而IVUS虽然具有较高的穿透性,可进行深度成像,但其空间分辨率较差,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单一的IVUS或OCT成像很难提供血管壁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而双模甚至未来多模态成像系统将有望成为血管腔内影像技术的新趋势。
作为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且在加拿大和日本均已上市)的IVUS-OCT融合成像系统,NOVASIGHT系统融合了IVUS和OCT两种成像技术,可以同轴同向地展示血管内的超声及光学图像,不仅可以在一次回撤时得到两种图像,帮助术者在单一模式下棘手的钙化病变、左主干开口病变、长弥漫病变等问题上获得更多的互补信息,同时还将大大的提高介入治疗前后对于病变处理和支架放置的精确性,从而达到ESC指南中提到的远期患者获益的IA类证据支持。
对于术者而言,NOVASIGHT系统可以更好地提供血管内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有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NOVASIGHT系统能够减少诊疗程序,减轻医疗负担,满足个性化的临床需求。在冠脉血管成像和腔内介入手术领域均应用前景广阔。
从PCI规模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然而受到资本技术垄断、学习曲线长、医保控费等客观因素制约,中国腔内影像使用率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打破这一壁垒,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医疗器械事业群于2019年开始布局,终于得偿所愿,全球首创拥有同轴同向IVUS-OCT融合成像系统NOVASIGHT成功获批NMPA,并计划在明年推出拥有更多模态的基于国产的混合腔内检测设备,弥补国产多模态血管内检测的空缺。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