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联合策划的“机遇中国 开放江苏”2024年SHOW JIANGSU摄影采风活动在南京启动。来自《俄罗斯报》、阿根廷国家通讯社、《阿维斯塔》通讯社等29家国际主流媒体的记者和专业摄影师,陆续探访南京、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五座“万亿之城”,以外媒视角记录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新图景,与世界共线日,摄影采风活动在南通收官,外媒记者在江海交汇处见证智造转型、融合发展的开放新图景。
在长江中的南通通州开沙岛上,一座科技型、研发型、智能制造型、绿色生态型的全产业链智能工厂正在全速生产。这里是总投资500亿元的恒力(南通)产业园,致力于聚酯纤维和切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目前,恒力(南通)产业园一二三期项目已投资约350亿元,聚酯纺丝产能达210万吨/年,加弹丝产能达80万吨/年,已成长为国内外产业集聚度最高、产品竞争力最强的纺织新材料产业基地。
在加弹生产车间里,自动检验和包装生产线高效作业,一卷卷纤细光滑润泽的DTY(拉伸变形丝)产品有序封装、入库。“像这样的自动化产线万吨。”加弹部经理马文平介绍,目前产品已销往韩国、中东、土耳其和南美、拉美等地。“我在这里看到了一家生产技术精良的工厂,它的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国内市场,还可以出口到很多国家,包括我自己的国家阿根廷。”阿根廷国家通讯社编辑部主任费尔南多·恩里克·卡波东多参观完后感慨道。
在“大江之委海之端”的启东,电动工具产业是其最具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走进东成机电精品工具展示馆,各式造型奇特、功能多样的智能电动工具让外媒记者们看得入迷。东成机电董事长顾志平介绍,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装修、船舶建造等,市场覆盖中亚、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常态化合作国家达60至70个。
现场试用后,多米尼加《里斯汀报》记者保罗·阿莱克斯·马蒂亚森感慨万千。他表示,自己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电动工具生产企业,对工具的生产制造过程和功能印象深刻。“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将好的产品带去我的国家。”保罗·阿莱克斯·马蒂亚森说。
智慧港口建设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变革,激活了南通的港口经济。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按照智能化标准建设打造,不断推进港口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应用。在江苏沪通集装箱码头,吊桥、起重机等重型器械往来穿梭,满载货物的轮船整装待发。在不远处的智慧控制中心是码头的“智慧大脑”,生产指挥中心和远程操作室通过智能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码头动态变化、集装箱状态等实时监测。来自尼加拉瓜电视8台的记者、主持人奥斯卡•阿尔贝托•莫拉莱斯•阿文达尼奥支起了三角架,用手机记录下吕四大港的画面。他表示,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船在这里停靠、运输,而且这里很好地将人工智能和港口作业相结合,展示了未来港口的发展方向。
在黄海边,还藏着一座唐风古街之城。这里是沉浸式乐园启唐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身着唐朝服饰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置身其中,宛若穿越回千年前的大唐盛世。外媒记者换上了唐朝服饰,沉浸式体验唐风古韵。“换装环节太有意思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服饰和传统文化。”《巴拿马映像》记者、编辑卡修斯卡·拉里纳·莱亚尔·穆尼奥斯表示。
启唐城是集唐风古街、深海温泉、大型户外沉浸式剧场、NPC剧情演绎、沉浸式游戏等于一体的沉浸式乐园,已成为南通文旅融合新地标。今年截至目前,人流量已达35万人次。“该项目是我们打造的首个景区文化品牌,以唐风建筑为主题,以现代沉浸式剧本杀形式,让游客深度体验唐朝生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张俞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挖掘“蓝海、浅滩、温泉、湿地”等生态资源禀赋,加快塑造观海、听海、玩海、亲海的生态空间,打造旅居型旅游度假胜地。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