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是通过对本体、自然、生活中存在的痕迹进行捕捉和记录,运用湿版摄影的技术特点,将这些痕迹以独特的视角和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组作品去表达我个人的经历,进一步探讨我个人对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体会。通过不断的尝试表达媒介,最终敲定运用湿版旨在作品中表现出痕迹的细腻纹理和独特美感,传达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深刻思考,探索湿版摄影在艺术创作中的技术性与融合创新性。
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体会让我想要去拍摄这个作品。我认为,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会留下其独特的痕迹,这些痕迹可能源于不可控因素导致的主体变化,如人际关系中不可预测的演变、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痕迹以及主体本身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形态或状态变化,这些都是生活中自然呈现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中,人为因素已成为众多事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其根源在于意识的引导,而意识又常常受到内心欲望的驱使。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在对他人或事物施加伤害或影响时,往往缺乏深刻的感受,只有当这种破坏或影响反作用于自身时,人们才会产生真切的体会。许多事物被人类创造出来,却也在人为的因素下遭到破坏,正是这些破坏带来了变化,留下了痕迹。
以我个人经历为例,童年时期家庭中的争吵不断,在集体生活中,也曾遭遇过不公正的待遇,感情并不顺利,友情并不如意,亲情好像也差点意思,这些事情给我留下了许多“痕迹”,身上的疤痕大大小小、穿孔、纹身、受伤,让我还能感受到自己。所有的一切塑造了我如今自我保护意识强烈的个性,所以现在的我可以自如的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我骨子里有着坚韧与不放弃的力量,即使遇到很多的事情,都是成长的过程,每一次挫折过后都是全新的自己,正是这种个性,使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塑造自己,成为了现在的我。这些事情让我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复杂,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在所有事情中,只有我在努力好像没有用,而“痕迹”却会被永远的留下来。所以在这组创作中,我想要通过摄影来表达,以我的视角去试图捕捉这些痕迹,将它们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渴望在艺术创作中探寻这些痕迹背后的本质和意义。
苏童,出生于安徽淮南,河北传媒学院2024届摄影专业毕业生,创作指导老师是周祥蕾老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