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指长江中下游的吴淞,“沪”则指上海。《淞沪碉堡考古》对上海地区在历史上经历的三次战争所遗留的碉堡进行研究考察和拍摄。
上海一共发生过三次大型战役,分别为1932年的第一次淞沪抗战,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以及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的上海战役,三场战役的战争遗留碉堡散落在整个上海地区。经过统计,三场战役的战争空间大致分布在当时上海公共租界、日本租界和徐家汇至老西门一带以外的所有地方。由于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以往的战争空间大多被城市吞没,城市空间和曾经的战争空间完全融合,而昔日激战的碉堡遗迹也沉寂将近百年,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上海碉堡除了个别拥有特殊意义的,大部分并没有被标记保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们早已被遗忘于历史之中。我在研究考察中,除了拍摄碉堡的高像素照片之外,还对碉堡进行了3D扫描的数字化处理,并对周围的居民进行了采访。对这种处于历史边缘的事物来说,对其进行拾荒式的考察拍摄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考古学价值。
朱柯亮,2001年出生于浙江义乌,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2024届毕业生,毕业创作指导老师是徐竟涵老师。关注于战争影像、游戏摄影、XR影像。作品《奥马哈海滩时刻》参展2023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获得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院校优秀奖,作品《战争回忆录》入选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